家用制氧机的的氧气浓度有没有达到“医用标准”的呢

 提示:点击图片可以放大

这个主要是根据使用的制氧机来进行判断的,目前的家用制氧机主要是以一升和两升的制氧机为主,但是这种制氧机最大的出气量是可以达到五升的,氧气的浓度也是在30%-90%±3%的,所以家用吸氧机的氧气浓度是处于一个氧浓度取值范围内的。

氧气瓶中储存的都是医用氧气,而这种医用氧是指采用深冷别离空气法制取的,然后经过高压处理将其储存在氧气瓶中,现在瓶装医用氧气的纯度一般要高于99.5%。医用制氧机制取的氧气的浓度在国内暂时没有很明确的标准,但是不管是使用分子筛制氧机还是富氧膜制氧机制氧,氧气的纯度是要比瓶装的氧气的浓度低的。这也是为什么制氧机所制出的氧气不能用于急救的主要原因,也是为什么制氧机只能辅助疾病的治疗,而不能治愈疾病的原因。在使用制氧机吸氧的时候尽量开窗通风,或者将制氧机放在比较通风的地方,从而增加输出氧气的浓度。

医用氧气的浓度是在98%以上的纯氧,但是家用制氧机制出氧气的最高浓度是95%加减3的一个取值范围。但是如果你是在家氧疗保健的话这样的浓度时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只要不是用于急救的用途,只要选择到了足够出气量的氧气机的对于使用者来说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扩展资料:

医用氧气指氧气浓度达到99.5%品质要求的氧气。适用于因缺氧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肺心病等)、心脏及脑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溢血、脑梗塞)的辅助治疗,以缓解其缺氧症状;也可用于保健吸氧或紧张脑力劳动及体力劳动后疲劳的快速解除。

以下几种情况需要吸入医用氧气。

1、摄入障碍: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是最典型的摄入障碍引起的缺氧病例,在发病时会严重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在此之外,缺氧环境如空气不流通的地下室、冬天不换气的室内空间是外界因素引起的摄入障碍。

而驼背、含胸等不良的姿势使得呼吸时肺部不能充分舒展而引起缺氧,这是因为肺通气量不足引起氧气的摄入障碍。

2、输送障碍:氧气主要是通过我们的血液来输送到全身各处的。所以如果我们的血液输送出现障碍就会引起人体组织缺氧,而人体组织缺氧的结果就是发生病变。如冠心病:是指因狭窄性冠状动脉疾病而引起的心肌缺氧(供血不足)所造成的缺血性心脏病。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的总称,血管内腔变细变窄自然会导致血液流通不畅,从而引起组织缺氧,导致病变和坏死。脑血管病:脑血管栓塞等原因造成脑组织缺氧和其他必须的营养物质导致组织病变坏死。

贫血:血液中负责运送医用氧气的红血球的数量或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不足,而导致氧输送障碍。

3、过度消耗:最长见的就是用脑过度的人,长时间过度使用大脑会造成大脑缺氧,从而导致学习、工作效率降低、反应迟缓、夜间睡眠障碍等结果。

另外,乳酸是导致人体感觉酸软、疲惫的原因。而乳酸是在氧供应不足的条件下,组织进行无氧酵解的产物。所以从补充体能、增进大脑活力的角度看,如果不能通过运动来改善体内缺氧状况,可以适当吸些医用氧气。

家用制氧机制氧原理有:分子筛原理;高分子富氧膜原理;电解水原理;化学反应制氧原理。而分子筛制氧机是目前唯一成熟的,具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氧机。

家用制氧机工作原理:利用分子筛物理吸附和解吸技术。制氧机内装填分子筛,在加压时可将空气中氮气吸附,剩余的未被吸收的氧气被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后即成为高纯度的氧气。

分子筛在减压时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回环境空气中,在下一次加压时又可以吸附氮气并制取氧气,整个过程为周期性地动态循环过程,分子筛并不消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医用氧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家用制氧机

医用级制氧机的氧气浓度需要稳定在(90±3)%,即氧气浓度稳定在87%至93%之间,并且进口的氧气浓度标准制氧机略高于中国规定的氧气浓度标准。氧浓度通常稳定在(93±3)%,即氧浓度在93%和96%之间。

许多家用制氧机在氧气流速为1L/min时可以达到90%的氧气浓度;氧气流量为2L/min时氧气浓度为50%,氧气流量为3L/min时氧气浓度为40%,氧气流量为4L/min6686体育官网。氧浓度为33%;当氧气流速调节到5L/min时,氧气浓度仅为30%。因此,随着氧气流量增加,氧气浓度降低,并且不能稳定在87%和90%之间的制氧机达不到医疗标准。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肺气肿)和其他呼吸系统。这种疾病没什么意义。例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需要每天继续使用低流量和低浓度的氧气超过15小时。但是,如果购买氧气浓度不足的制氧机,可以在最初的7小时和最后8小时吸入有效的氧气浓度。吸入的氧气浓度几乎是“空气。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家用制氧机的的氧气浓度有没有达到“医用标准”的呢和医用制氧机制氧纯度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